岳陽日報5月28日訊(通訊員 龔艷 趙良才)近日,在岳陽市岳陽樓景區的岳舞臺上,11歲的巴陵戲“非遺小傳人”楊茹婷一襲戲裝驚艷亮相。她稚嫩的唱腔中飽含湖湘韻味,靈動的身段盡顯非遺魅力,為觀眾帶來了傳承400多年的巴陵戲絕活。
巴陵戲,形成于明末清初,以樸實粗獷的風格和雅俗共賞的表演著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陽民俗和戲曲演變的“活化石”。2006年,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項目。
近年來,巴陵戲通過“戲曲進校園”活動煥發新生機。位于湖南省岳陽市的巴陵戲傳承研究院與東方紅小學深度合作開設少兒戲曲班,非遺傳承人、專業演員帶領小學員們從最基礎的岳陽方言念白學起,系統傳授唱腔、身段、把子功等技藝。經過一年半的訓練,首批學員嶄露頭角,先后斬獲第28屆中國戲曲小梅花獎、湖南省少兒戲曲小梅花“小小金角”金獎等。如今,這些平均年齡僅10歲的巴陵戲“小戲骨”活躍在岳陽樓景區、洞庭漁火季等文旅場景,用童聲傳承千年巴陵的文化記憶,讓古老藝術綻放時代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