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覓
愛書的人自然喜歡書屋。這幾年,我常漫步在湖畔,只要是見到與書相關的,我就會進去。初秋的一個周末上午,我和友人來到洞庭南路,在開著深紅色三角梅的青灰色老巷子里,邂逅了一家很有故事的書屋——知行書屋。
好友知道這家書屋。她是記者,她所在的報社曾經報道了這個書屋,題為《10萬冊舊書的“時空旅行”》。2023年,67歲的上?!靶≈鞎辍钡曛髦禅P濤將收藏的10萬冊舊書無償贈予岳陽。岳陽6名志愿者在洞庭湖邊租下一棟舊樓放置這些書籍,免費向公眾開放,取名為“知行書屋”。報道里寫著:“這是一場文化的接力,也是一次精神的傳承?!睍莸呢撠熑税桌蠋熞舱湎н@個報道,將之裝在鏡框里,放在入口處,讀者一看,就能充分了解書店的前生今世。
書屋租的是一棟三層老式紅磚居民樓,有一個小小的院子。書屋主要在二樓,除了主體之外,還有書畫間、音樂間等七八間房子,以及做讀書活動的會議廳。我走進音樂間,里面放著老式鋼琴,墻角還有吉他,還有一個壘著滿滿書的書架。會議廳里擺著讀書活動的宣傳板,有一個宣傳板上的講座,正是關于朱鳳濤老先生從上海趕到岳陽的書籍交流分享會:“好久不見,我遠嫁千里的‘女兒’?!蔽铱磿r間是去年十月??上Р恢肋@個分享會,要不然我一定要趕來參加。同為愛書人,一定有許多共鳴與共情。
書屋的布置也很復古,充滿著年代氣息,也放著很多綠色植物,植物氣息與書卷氣息淡淡氤氳著。一進去,就仿佛回到了20世紀90年代,讓人莫名地安心。書架上滿滿的,都是很有年代感的老書,甚至有民國時期的書。書籍以文學為主,既有古籍又有現代小說,還有外國小說。很多都是已經絕版的老書,于滄桑中散發著一種親切的包容。
有一個擺位,全部都放的20世紀流行的小人書。我拿起一本來看,見翻得很舊了,都有小小的卷角。還有滿紙盒典藏版的《紅樓夢》連環畫,紙盒都微微泛黃。書籍不賣,只可借閱?!笆f書海,閱盡人間?!?/p>
書屋一角放著木質桌椅,桌椅上還有老式臺燈和老式電風扇??梢阅帽緯?,點杯茶水或者咖啡,就能沉浸在書海之中,愉快地消磨一天的時間。墻上寫著:“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标柵_上也放著桌椅,可以靜靜看書。
白老師是個健談的人,我和友人便坐在陽臺上吹風喝茶,和老板聊了很久。原來白老師是中山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雖然是理工科,但是極有人文情懷。租下民居開書屋,其實是公益行為,并不賺錢,甚至每年自己還要補貼不少。幸好他還有個公司,能夠支持他和志愿者們一起把書屋開下去。他還計劃著在張谷英村再開個書店,書店的書依然主要來自朱老,他家中還有很多藏書。
院子里種植著諸多翠綠清亮的草木,如龜背竹、南天竹等,每一層樓的陽臺上也都放著小盆的草木,開著小朵的花兒,譬如月季、薔薇等。白老師說,三樓還種了紫藤,春天的時候,紫藤葳蕤而下,紫色的小瀑布如夢似幻。友人不禁悠然神往,低聲說:“書和植物真是絕配?!蔽疑钜詾槿弧?/p>
臨別時,我又一次看到書屋門口朱老的話:“我把書籍當女兒,她現在嫁到了湖南岳陽,我希望大家都能來看看她?!蔽蚁?,我會常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