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英斷是非工作法再實踐——
小區無人管?“群英”當家人人管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莫流潔
金秋十月,走進岳陽樓區五里牌街道榮發小區,孩童嬉戲追逐,老人閑坐嘮嗑,居民周岳松放下手中的棋子,感慨道:“在這里住了20多年,見證了小區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蛻變?!?/p>
曾經夏天蚊蠅成群、垃圾無人清理、車輛亂停亂放的老舊小區,如今變得井井有條。周岳松笑著說:“小區環境好了,房價都漲了,在這里居家養老挺好!”
岳陽樓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李立邦介紹,榮發小區的蛻變,源于岳陽樓區正在探索實踐的“群英物管會”治理模式。這一模式針對無物業小區這一城市治理的“硬骨頭”,以“鄰長制”為依托,以“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為切入口,讓每位居民都成為小區的建設者、管理者和受益者。這是岳陽樓區委、區政府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動動能轉換、品質升級和治理增效的新實踐。
治理困局催生創新之舉
在五里牌街道高山坡社區,以榮發小區和保養廠小區為代表的無物業管理小區曾面臨多重問題:物業管理機制不順、衛生秩序狀況不良、業主主體意識不強、矛盾糾紛居高不下。
“像這樣的小區我們街道共有99個,占街道各類小區總數的56%,每年基礎管理服務的兜底資金60余萬元,社區一度難以為繼?!蔽謇锱平值傈h工委書記萬雁飛介紹。
記者了解到,在岳陽樓區無物業小區共有656個,面臨的治理難題大同小異。
革新勢在必行。去年,五里牌街道以“鄰長制”為依托,以“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為切口,在榮發小區和保養廠小區試點成立了群英物管會。
這一創新舉措指導無物業小區以單元、樓棟每15戶為一“鄰”,在本“鄰”中公開推選熱心公益、能顧大局、居民公認的業主擔任“鄰長”,由整個小區的“鄰長”為成員組成群英物管會,在業主大會授權下開展管理服務活動。
“以前大家都自家管自家的事,小區管理上面也不多過問?,F在成立了群英物管會,感覺鄰里關系更近了,我們也愿意參與建設和維護我們自己的小區?!奔易s發小區的豐文華笑著說。
居民點單破解服務難題
怎么管理小區?怎么保障小區居民利益?針對這些核心問題,群英物管會創新建立了靈活的物業服務供需對接機制。
與一般小區居民交一樣的物業費、享受一樣的物業服務不同,這兩個小區的物業服務由群英物管會收集居民意見形成需求“清單”,結合實際制訂小區物業管理實施方案,選聘物業公司“照單吃面”,形成了居民“點單”、物管會“下單”、物業公司“接單”新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社區黨組織、群英物管會、物業管理公司責任分明、各司其職、協同合作。不僅使小區內的服務工作更加便民高效,還使小區居民的利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有力地解決了小區居民主人翁意識差的問題。
“現在只要反饋了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解決的效率也高,感覺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這樣也感覺我這個物業費交得值!交得好!”居住在保養廠小區的陳小毛肯定道。
群英上陣凝聚治理合力
“群英物管會的成功實踐,得益于其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的三項核心經驗?!备呱狡律鐓^黨委書記楊露告訴記者。
黨的領導不可或缺。黨的組織、黨的隊伍和黨的治理力量齊進小區,為小區業務管理以及確保居民權益提供有力保障。
這種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社區事前無法參與、事后無限兜底的局面。
站穩群眾立場,整合多方力量。五里牌街道高山坡社區秉持著人人都是群英、人人爭當群英的理念,培育“公眾群英”。群英們秉持著業主需要什么,物管會就提供什么,努力做到精準精細,節約高效。
堅持法治思維。群英物管會不斷完善“群英”議事、評事、論事、斷事機制,在調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堅持將法理、情理、公理擺到桌面上,由“群英議、群英評、群英論、群英斷”,達到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
治理成效彰顯制度優勢
在“鄰長”的參與下,小區管理日漸規范,環境秩序逐漸向好,業主之間的矛盾糾紛也大大減少,有效破解了無物業管理小區治理難題。
數據顯示,一年來,試點小區再未發生一起車內物品被盜案,二手房成交價也上漲500—600元/平方米。更為重要的是,居民的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小區的宜居品質得到很大提升。
萬雁飛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依托‘黨建+網格化微治理’工作體系,結合‘三長制’群眾聯系服務機制以及‘群英斷是非’基層解紛工作法等分類分步試點推廣,著力強化要素保障,最終實現無物業小區居民住得安心、舒心、順心的美好愿景?!?/p>
在無序中重建有序,把無心喚成有心?!叭嗣癯鞘腥嗣窠?、人民城市為人民”。群英物管會并非踽踽獨行,而是在爭當民意“傳聲筒”的同時,吸納更多居民與之并肩,共同奏響無物業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協奏曲,共同書寫人民城市建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