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陰 以路為媒 打造新型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岳陽日報10月16日訊(岳 文)近年來,湘陰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將鄉村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特色農業等旅游資源串聯起來,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激活鄉村旅游資源,實現了“交通+旅游+農業”的協同發展,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環境秀美的民宿吸引游客觀光打卡
路網升級,助民致富
楊林寨鄉位于湘陰縣北部,水資源豐富。以前當地群眾大多以捕魚為生,禁捕后,當地群眾上岸轉產就業,搞起了種植業,然而交通的不便讓種植業的發展一度受到制約。為此,湘陰縣在該鄉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三級公路1條,提質改造了治安路、直一路2條縱向主干道和八渠路等6條橫向道路,同時新建公交首末站1個和快遞物流站14個,徹底解決了該鄉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益于此,楊林寨鄉的食用菌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全鄉從事食用菌種植的農戶5000余人,全年食用菌產量將達0.7億公斤,產值將達4.8億元。此外,楊林寨鄉還大力發展農旅采摘產業,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通過自駕或乘坐公交車前來體驗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當地農戶既能現場銷售,也能通過電商平臺接單,給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以路造景,路景交融
位于金龍鎮的鵝形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這里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別具一格的民宿體驗以及令人垂涎的美食,但因為山路崎嶇,游客體驗并不理想。2022年當地投入3000多萬元,對鵝形山旅游公路進行提質改造,同時將生態涵養、農村旅游、文化傳承等新時代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了青山生態旅游、美麗鄉村南北環線觀光旅游經濟帶,成為眾多游客享受“微度假、慢生活”的首選目的地,吸引了大批游客來這里觀光打卡。
以制促治,建養并重
為確保農村公路長效惠民,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管養機制,推行“路長制”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道路管養,將年度考核結果列入縣委、縣政府對各鄉鎮高質量管理考評范圍。湘陰縣2820公里農村公路全部列養,好路率達90%以上。持續開展公路交通安全隱患精細化整治和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加強對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事故多發、高風險農村公路的排查治理,進一步提高綜合執法效能,切實提升了公路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
一條條道路,已成為串聯山水田園的“風景線”,更是驅動產業發展的“致富線”。湘陰的農旅融合新模式,正沿著四通八達的路網,從藍圖變為現實,走出深度,走出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