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10月16日訊(通訊員 黃海天 方鑫)近日,君山漁業集團在2025年“數據要素×”大賽岳陽市分賽區中榮獲一等獎,其參賽項目全面展示了在淡水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創新成果。該項目以數據要素為核心,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構建覆蓋“養殖——加工——流通——服務”全產業鏈的智慧漁業體系,推動傳統漁業從“經驗驅動”邁向“數據驅動”。

技術創新引領,構建“水陸空”一體化數據網絡
君山漁業集團以洞庭湖流域為核心示范區,搭建了“水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數據采集體系。通過部署水下傳感器、無人機、無人船、遙感衛星等設備,實時監測水溫、溶解氧、pH值、魚群行為、氣象變化等多維數據,構建起高精度、全時段、多層次的漁業環境與生物數據庫。

其中,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對洞庭湖養殖環境的動態模擬與預測,區塊鏈溯源系統確保從魚苗到餐桌的全程可信追溯,AI病害預警模型將魚病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2%,響應時間從天級縮短至小時級。
“傳統養殖模式都是憑借經驗看魚有沒有得病,水質也無法實時監測,出現問題之后往往無法及時進行調整,通過智慧養殖工廠技術,能全程實時檢測水質,也能實時觀察到魚的狀態,基本上可以杜絕疾病的產生,完全可以做到全程無抗,保障生產安全。同時,通過在手機上就能夠對設備進行調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p>
數據賦能全鏈,推動漁業提質增效
在生產端,君山漁業通過智能投喂、精準增氧、循環水處理等系統,實現飼料利用率提升20%、能耗降低30%、人工成本下降60%。在濠河漁場試點中,鳙魚養殖周期從18個月縮短至14個月,畝均產值提升23.1%。

在流通端,區塊鏈平臺打通訂單、冷鏈、溯源環節,實現從捕撈到消費的全程可視化。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養殖環境、捕撈時間、運輸溫度等28項信息,產品溢價空間達10%-30%。
“本次比賽獲獎的關鍵要點,就是將漁業養殖過程中分散的數據獲取、分析、加工應用于后續養殖過程,形成可復用、可共享、有價值的數據產品。打破了傳統養殖過程中靠經驗養殖,且數據無法共享這一層壁壘。”
展望未來,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君山模式”
君山漁業集團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數據要素在漁業全鏈條中的應用,拓展“數據+碳匯”“數據+金融”等創新場景,推動漁業從“產品經濟”向“數據經濟”轉型。項目所構建的技術體系、治理機制與商業模式,將為全國淡水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君山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