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秋色好 巴陵糧倉豐
——岳陽多輪驅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紀實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智慧
今年10月16日是第45個世界糧食日,本周也是我國第17個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手拉手共倡多樣美食,聚合力同創美好未來”與“糧食節約、人人有責”這兩個主題相輔相成,共同描繪著糧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美好藍圖。

10月15日,位于岳陽縣公田鎮塘田村的雙季優質超級雜交稻晚稻核心示范區開展現場測產驗收。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彭正陽攝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p>
近年來,岳陽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守護“巴陵糧倉”。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28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432.5萬畝,糧食產量連續穩定在60億斤以上;已創建國家級、省級放心糧油產品29個,國家級放心糧油企業13家,擁有馳名商標8個,糧油加工業總產值突破370億元,穩居全省首位。近五年,全市新增地方標準倉容15.8萬噸,維修改造老舊倉容27.8萬噸,糧食收儲能力得到系統性提升。
10月16日,湖南省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在岳陽啟動,這不僅是一次主題宣傳活動,更是對岳陽“洞庭糧倉”建設成效的集中檢閱。
2025年,岳陽市早稻收割面積達236萬畝,總產量超過95萬噸,單產、總產雙雙創下近五年新高。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與此同時,“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已在岳陽的田野上深入實踐,結出累累碩果。
在君山區良心堡鎮,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讓種糧大戶李衛東感慨:“今年早稻畝產比去年提高了15%!”2019年以來,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24.68萬畝,“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成為現實。
平江縣種植大戶劉三梅的“株兩優22”早稻畝產達672.43公斤,刷新全縣紀錄。而市農科院選育的“岳州玉占”等低鎘品種,更從源頭守護糧食安全。
就在10月15日,岳陽縣公田鎮塘田村2010畝晚稻示范片傳來測產喜訊:優質雜交稻“瓏香優4876”平均畝產達615.6公斤。這片應用“六增兩控”綠色技術的示范田,為晚稻豐收吹響了沖鋒號。
今年初,岳陽市專門下發《關于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切實抓好2025年糧油生產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岳陽糧食生產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升?!笔修r科院水稻專家介紹,岳陽糧食單產水平的接連攀升,離不開基礎設施和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是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多輪驅動的結果。
糧食安全既要開源,也需節流。
在倉儲環節,綠色儲糧、智能管糧技術的推廣,讓每一粒糧食都得到更好保存。在生產環節,機收減損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收獲環節的損失。
記者從岳陽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岳陽持續推進高標準糧倉建設改造工作,支持引導全市涉糧企業實施高效物流工程、現代倉儲工程、優質糧食工程,貫通糧食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鏈條,不斷提升倉儲設施服務保障水平,不僅做到了有倉裝糧,還實現了“儲好糧”,糧食產業也正在從“賣原糧”向“賣產品”“賣品牌”轉型升級。
今年9月,“2025湘糧中國行”產銷洽談會上,岳陽企業簽下5.01億元的大米和食用油購銷大單?!跋婕Z出湘”邁出堅定步伐。
國家大豆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落戶岳陽,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岸赐ゴ蠖埂逼放频拇蛟?,正讓這片土地上的優質農產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國。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今天,端牢“中國飯碗”的意義更加凸顯。作為“洞庭糧倉”的守護者,岳陽必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讓中國人的飯碗里裝上更多優質岳陽糧、湖南糧。
這份秋收的答卷,正是岳陽獻給世界糧食日的最好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