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華波
那日清晨,岳陽還浸在薄霧里,我們已破開晨光駛向臨湘——車窗外夏意正濃。
第一站是羊樓司鎮三港村,清新的空氣、干凈整潔的鄉道、清澈的溪水、淳樸的民風、一頓熱辣鮮香的中餐,把旅途的疲憊掃得精光。
午后轉道咸寧赤壁羊樓洞,先探訪雷家大院。青磚黛瓦的院落藏在古街深處,雕花門楣上還留著“同治年間”的刻痕,天井里的老井仍映著天光,據說當年曾是茶商聚首的重地。茶博館里,泛黃的茶票、斑駁的制茶工具靜靜陳列,據悉這里曾是萬里茶道的起點,青磚茶從這兒一路遠銷至俄羅斯。古街兩旁的老房子多是木樓結構,雕花窗欞里漏出陽光,厘金局舊址的木門虛掩著,仿佛還能聽見當年的算盤聲。轉道臨湘市羊樓司鎮龍窖山,途中打卡龍源水庫,只見一個巨型水庫大壩橫亙山間,碧水映著藍天,風過時浪濤拍岸,倒比城市里的高樓更讓人安心。
九九八十一彎后,到達龍窖山梅池時,星星已綴滿天空。借著月光摸魚成了最熱鬧的項目,腳踩進微涼的溪水里,驚起一片蛙鳴,有人被滑溜溜的魚尾巴掃到腿,引得笑聲漫過稻田。
次日清晨,玻璃橋滑水的尖叫聲劃破寧靜。從高空俯沖而下,風裹著水花撲在臉上,失重感還沒褪去,就一頭扎進千年古杏的濃蔭里。老樹干要五個成年人合抱,枝葉遮天蔽日,據說已在此站了一千多年。
下午重返三港村,溪水成了天然游樂場。孩子們追著小魚跑,大人們也一頭扎進水里,看陽光透過樹葉在水面灑下金斑。直到夕陽把遠山染成橘紅,才戀戀不舍地返程。
這兩天,沒趕過一個鬧鐘,卻把茶香、水聲、蟲鳴都刻進了記憶里。原來最好的旅行,不過是把日子過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