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燕林
2025年的湖南,以“文旅”之名開啟湘超足球大幕。自秋高氣爽的九月始,每周五、六、日,三湘四水的十四市州勁旅,將在綠茵場上展開長達十七周的激烈角逐。冠軍誰屬,懸念將保留至年底。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的縱深,一段塵封的榮耀悄然浮現——一百余年前,1923年,湖南足球的至高榮譽,卻明明白白、確鑿無疑地屬于岳陽。
這并非憑空臆想,而是確鑿無疑的歷史事實。1923年,湖南省為選拔參加全國足球比賽的隊伍,在長沙舉行足球預選賽。在這場強手云集的較量中,來自岳陽的湖濱大學足球隊力壓群雄,一舉奪魁。
湖畔星火:黃沙灣與足球的相遇
故事的開端,在洞庭湖一隅靜謐的湖灣里悄然寫就。
在岳陽,洞庭湖之東,南津港之南,自太平咀至月山,湖岸線在此勾勒出一彎溫柔的弧線。黃沙灣,便靜臥在這片凹形湖岸的懷抱中。這里丘陵起伏,與湖心的鳊山島隔水相望,山水相依,風光旖旎。
時間回溯到二十世紀初?;浇堂绹鴱统鯐膫鹘淌亢>S禮博士踏足了這片土地。他于1901年來到岳陽傳教,次年創辦“求新學?!?。為謀求更大發展,他最終選定在黃沙灣建設新校園。經過數年建設,至1907年,新校區初具規模,求新學校遷入并更名為“盤湖書院”,后發展為影響深遠的“湖濱大學”。
正是這片人文與自然交融的土地,成為了岳陽現代足球運動的搖籃。而點燃星火的人,是另一位傳教士。
1907年,英國傳教士何謂信來到岳陽,加入海維禮的團隊,在湖濱大學標志性的建筑——湖濱教堂擔任助理。每個周日上午,周圍的信徒和湖濱大學的學生們都會聚集于此做禮拜,聽外國牧師講道,聽湖濱大學的學生組成的唱詩班唱圣歌。
工作之余,何謂信最大的愛好便是踢足球。
湖濱大學為這項運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堂外的山頂平地開闊平整,空地邊緣還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樹木,像天然的圍欄。到了秋冬季,洞庭湖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山腳下那片巨大的湖灘就完全裸露了出來。那是一片由黃色細沙鋪成的灘涂,形如一彎巨大的新月,平坦而堅實。灘涂與湖水交接處,茂密青翠的湖草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在這里踢球,可以盡情奔跑,無需擔心皮球滾入湖中,即便踢偏,厚厚的湖草也能妥妥地將球攔下。
何謂信獨自踢球的身影,很快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彼時湖濱學校體制涵蓋中小學,學生年齡從七八歲到十五六歲不等。好奇的學子們圍攏過來,何謂信便興致勃勃地展示盤球、控球的技巧。生性活潑、好勝的中國少年們也忍不住上前,表演他們熟悉的傳統蹴鞠。一來二去,紅頭發的英國牧師和黑頭發的中國學生就打成了一片,常常在沙灘上滾作一團。
湖濱大學素來重視體育,規定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四時至六時,必須關閉所有教室和寢室,強制學生到戶外參加體育活動。這一制度,為足球運動的系統訓練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海維禮順勢而為,聘請何謂信為湖濱大學兼職體育教師,何謂信正式組建了湖濱大學足球隊。他利用每日的戶外活動時間,系統地傳授足球技藝。也就在那一年的圣誕節,校園里舉行了岳陽有史以來第一場正式的足球比賽。據考證,這不僅是岳陽現代足球比賽的開端,更是岳陽所有現代形式體育競賽的肇始。
這顆足球的火種,終將在洞庭湖畔燎原成現代體育的璀璨星火。
東門對決:榮耀的試金石
在岳陽城的北面,長江與洞庭湖浩蕩交匯之處,是自古以來的重要港口——城陵磯。
1899年,當時的岳州開埠,成為中國第一批主動開放的通商口岸。至1902年,岳州海關建筑群在城陵磯的丘陵高地上落成。三棟西式洋樓巍然屹立,俯瞰洞庭。建筑群配套齊全,擁有標準的足球場和網球場。岳州海關歷年稅務司由外籍人士把持,各部門主要職位由外籍人士擔任,這里儼然成了一個“國中之國”。踢足球是這些洋員們最熱衷的業余活動。
時間來到1909年。在岳陽城東門外的大操坪,一場極其特別的足球賽即將上演。比賽的一方,是牛高馬大、金發碧眼的洋關職員隊;另一方,竟然是黑眼睛黑頭發、由洋人教練帶隊的中國學生軍——湖濱大學足球隊!兩隊還立下了規矩:每年賽一場,連賽三年,連勝三局者,將獲得一座閃亮的銀盾作為獎品。
消息傳出,全城轟動。比賽當日,城內城外的百姓蜂擁而至,將大操坪圍得水泄不通。比賽場上的兩支隊伍,一支來自城南十五里外、隔水相望的黃沙灣,一支來自城北十五里外、隔水相望的城陵磯,如今匯聚在府城的東門外一決高下,這群由洋人教出來的中國學生娃,到底能不能打贏真正的洋人?
比賽的詳細過程,誰進了球,怎么進的,今天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但是,比賽的結果,卻被白紙黑字地記在了地方志里:湖濱大學的學生隊贏了!
第二年,贏的依然是湖濱大學足球隊!
第三年,決勝之戰,勝利依舊屬于湖濱大學足球隊!
三戰三捷!按照賽前約定,那座象征著無上榮譽的銀盾,歸屬了湖濱大學足球隊。
我們可以想象那一天的情景:湖濱大學的足球隊員們,驕傲地捧著那座沉甸甸的銀盾,在全校師生的簇擁下,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勝利大游行”。他們從東門進城,走過縣前街、棚廠街,再從南門出城,走過晃晃悠悠的吊橋,經過天岳山、塔前街,最后到達南津港,坐上渡船,浩浩蕩蕩、歡聲笑語地返回學校。沿途的市民們,無不向這些學子們投去敬佩和贊許的目光。
那座銀盾,安放在湖濱大學圖書館進門最顯眼的位置,成了一段傳奇的實物見證,無聲地激勵著后來的學子。
巔峰加冕:1923年,冠軍屬于岳陽!
多年的訓練與實戰,讓湖濱大學足球隊羽翼漸豐,成為湖南足壇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歷史的指針指向1923年,湖南省為選拔參加全國足球賽的隊伍,在長沙舉辦預選賽,各路豪強齊聚省城。
此時,湖濱大學足球隊的隊長,是一位名叫袁浚的年輕人。他當時僅是大學一年級學生,但因出色的體育才能,已兼任學校體育助教。他們的場上指導,依然是那位最初的引路人——美國人何謂信。
這支從黃沙灣走出來的隊伍,帶著湖邊的風沙和多年的歷練,奔赴省城長沙。經過激烈的角逐,他們最終力壓群雄,一舉奪得了湖南省的冠軍!
“岳陽湖濱大學足球隊榮獲全省冠軍!”消息傳回,鄉邦振奮。一支來自非省會城市的學校球隊,竟能擊敗眾多省城強隊,登頂湖南足壇,這在當時堪稱奇跡。湖濱大學足球隊,一時之間名震遐邇,成為了湖南足球界一支無人不知的勁旅。
據湖濱大學史料記載,湖濱大學足球隊隊員先后有袁俊、魏曦、盧惠霖、周代鑫、李昌林、李湘亭、鮑正洪、賈能光、羅會林、王文瑞、劉新明、姜正云等。教練員是美國人何謂信。
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不禁想起中國古老的“蹴鞠”運動。早在戰國時期,民間就已流行蹴鞠游戲。2004年,國際足聯正式確認足球起源于中國?;蛟S,當湖濱大學的學子們在球場上奔跑拼搏時,那沉睡在血脈深處的運動基因,正在悄然蘇醒。
榮耀并未止步。1924年5月22日至24日,岳陽湖濱大學足球隊,這支冠軍之師代表湖南省,出征在湖北武昌閱馬場舉行的中華民國第三屆全國運動會。雖然首戰即遭遇勁旅東南大學隊,最終惜敗,未能更進一步,但他們的足跡,已經實實在在地從岳陽,走到了省城,又從省城邁向了全國性的舞臺。
后來,湖濱大學早期畢業學員陶廣生,在晚年與兒孫閑話當年時,總會帶著幾分自豪地提及:自己年輕的時候,曾在東門的大操坪上與洋人踢過足球。
而1925年畢業的盧惠霖,后來成為我國生物醫學界的一代宗師。他常與自己的小女兒,日后同樣成就卓著的盧光琇教授聊體育。盧光琇和三姐都會打籃球,盧光琇跑得快,敢打敢拼,被《新湖南報》記者以“球場上的小燕子”報道過,還曾是湖南省女子籃球隊二隊隊長。盧惠霖用驕傲的語氣對小女兒盧光琇說:“我會踢足球哩,我和同學們一起踢足球,從岳陽踢到了武昌。”
百年光陰,倏忽而過。當今天的我們,期待著2025年湘超聯賽新的王者誕生時,不應忘記,在那風云激蕩的1923年,冠軍的榮耀早已歸屬岳陽。當2025年湘超聯賽的足球掠過岳陽樓飛向洞庭湖時,我們仿佛看見1923年的那個足球,正穿越時空而來……
那段始于黃沙灣湖畔沙灘的傳奇,見證了近代岳陽對外開放與文化交融的進程,記錄了一代青年奮發向上、敢于爭先的精神風貌。它不僅僅是一段關于體育競技的往事,更是一筆豐厚的地方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