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破局
看這家企業如何“涂”出綠色新路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卓靈 劉燕妮
初中物理課告訴我們,電磁波無處不在。
而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的口袋里幾乎都揣著一臺“小型電磁工廠”——手機。
在不足0.01平方米的電子產品里,成千上萬道電磁信號同時穿梭,像車流一般川流不息。若缺乏秩序,信號就會“搶道”“堵塞”,輕則通話不清、網絡卡頓,重則造成信息泄露和設備故障。
而維持這座“隱形交通系統”井然有序的“交警”,就是電磁兼容材料。
位于屈原管理區的湖南昇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昇通新材”)是這條隱形戰線上的新銳力量。自2021年成立以來,昇通新材始終專注于3C產品與新能源電動汽車散熱涂料、導電涂料、絕緣涂料等前沿新材料研發,憑借扎實的技術攻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新材料發展之路。

團隊研發人員對樣品進行分析
“涂”出高科技
讓設備更“安靜”、更“涼快”
走進昇通新材的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對一塊小小的導電布進行性能測試。這塊20微米厚的布片上覆蓋著一層厚度不足5微米的純水性多功能電磁屏蔽膜材,這是昇通新材的旗艦產品之一。
據了解,該膜材的性能測試是確保其在復雜電磁環境中提供有效屏蔽的關鍵環節,其屏蔽效能(SE)是衡量材料屏蔽效果的關鍵指標。
別看這涂層只有頭發絲十分之一的厚度,對精密的3C設備而言,它卻像一層“無形的防護罩”:既能隔離干擾信號,又能導走電荷、釋放靜電,讓設備運行更穩定,也為設備的輕薄化設計提供可能。
“我們生產的涂料基于純水性材料,相較于使用有機溶劑的油性涂料,成本更低且性能更優,不僅能屏蔽電磁波,還突破了傳統涂料‘單一功能’的局限,兼具低電阻、抗靜電、抗氧化、耐5000次摩擦和耐酒精等多種性能,在手機、電腦、新能源汽車的電控系統中,都能發揮‘穩定器’的作用?!睍N通新材總經理楊珊自豪地介紹,“這項技術也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高端多功能涂料及涂層領域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從“油”到“水”
開拓綠色轉型之路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過硬的技術與產品性能外,昇通新材在純水性涂料領域的技術突破也更具前瞻性。
所謂“水性”,就是以水替代傳統有機溶劑作為分散介質,從源頭上杜絕苯類致癌物的排放。
在一項調研報告中,記者看到這樣一組觸目驚心的結論:油性涂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揮發性有機物(VOCs),不僅車間工人易受傷害,殘留在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還能持續揮發3至5年,對使用者造成隱性風險。近年來,我國已有多家油性涂布廠因此被迫關停。
“故而,油轉水是大勢所趨?!睏钌旱恼Z氣十分篤定。
近年來,隨著全球碳排放規制不斷趨嚴,傳統高碳材料企業逐漸面臨愈發沉重的合規成本。昇通新材作為國內唯一實現純水性多功能涂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產品完全符合歐盟REACH法規等國際零碳排標準,不僅能有效規避貿易壁壘,還能憑借政策紅利搶占市場先機。
如今,“零DMF”“零VOC”的環保標簽已成為昇通新材打開國際大門的重要“綠色通行證”,使產品順利打入數十家國內外一線3C品牌供應鏈。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昇通新材的綠色轉型并未止步于“材料環保”,而是走向全生命周期的循環模式。近年來,公司與下游廠商聯合開發可循環利用技術,讓化工基材更易降解,并通過全球再生材料認證(GRS認證),確保涂層基材中可回收材料含量達到20%,推動材料的二次利用,引領企業邁向“資源循環型”發展道路,實現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效益。
從追趕到領跑
奔赴百億“藍?!?/span>
成立四年來,昇通新材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而其背后的團隊,則更令人欽佩:研發團隊平均年齡不滿40歲,核心成員均來自國防科大,博士超過5人;近三年來科研投入占比32%—3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目前已獲授權專利6項,在申報10余項,且全部為發明專利……
創新,是昇通新材的底色;而他們年輕、有沖勁,更是他們的優勢。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多功能屏蔽新材料已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關鍵支撐。而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市場對散熱和多功能電磁屏蔽材料的需求也正持續爆發。相關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僅國內就能達到每年190億美元的市場需求,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近20%的增速不斷擴大。
為此,自成立以來,昇通新材始終穩步推進技術攻關與產線建設。去年8月,公司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超精密自動化涂布機,正式啟動規?;a。目前,企業單條產線年產能力可達3600萬米,可供約40萬部手機使用;滿產兩條產線時,年產能6000萬米以上。
“我們不僅能跟跑,還能做到領跑。”楊珊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核心產品迭代、強化技術儲備,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獨角獸’潛力,爭取在3—5年內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p>
楊珊還告訴記者,目前,昇通新材的客戶已覆蓋3C產品、新能源汽車、無人飛機、人形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在手訂單約6000萬元,部分產品已在小米、大疆等知名廠商實現規模化銷售。技術團隊現階段研發的12微米高端導電膜材已進入國內一線手機廠商測試階段,20微米以上產品也已實現穩定量產。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從“解題者”轉向“出題人”,引領產業鏈向高性能、綠色化方向發展。未來,公司還將深耕長三角、珠三角等產業集聚區,加快“出?!?,努力把“中國智造”的印記,涂抹到全球電子產業的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