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彭磊
在教育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總有那么一些教師,用愛心澆灌,用智慧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岳陽市第十四中學的劉芳汝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在語文教學園地里默默耕耘了十多個春秋的教育工作者。十年來,她帶著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從青澀走向成熟,從迷茫走向堅定,用執著與智慧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育人樂章。
初蕊:一堂公開課的深刻啟示
時光回溯到十年前的那個秋天,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劉老師懷著滿腔熱情踏上了三尺講臺。和所有初入職場的年輕教師一樣,她意氣風發,滿懷理想,卻也經驗不足?!澳菚r候的我,總以為憑借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專業知識,足以勝任語文教學工作。”劉老師回憶道。
然而,一堂《虞美人》的公開課,成為了她教學生涯的重要轉折點。那堂課,她準備得相當倉促,“不過一首詞而已”,這種想當然的態度讓她的備課流于表面。盡管教學師父胡雙玉老師再三叮囑要“逐字研讀,深潛文本”,但這些話語在當時自信過頭的劉老師聽來,都成了耳旁風。
課堂上的情景至今令她記憶猶新:“我本想以‘從詞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感官書寫。沒想到學生紛紛說‘不知道’。”突如其來的冷場讓她慌了神,轉而生硬地追問:“這些層層疊疊的愁,詞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學生們機械地回答“春花”“秋月”“雕欄玉砌”,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深入闡述這些意象背后所蘊含的孤寂與哀傷。
“最要命的是在分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時,我預設學生能體會到‘愁之重’的意境,卻無一人回應。”那一刻,教室里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寂靜,平時一晃而過的45分鐘,變得異常漫長。課后,同組的老師們想要安慰她卻不知從何說起,只能委婉地表示“你的范讀情感很充沛”,這句話讓她更加無地自容。
這次失敗的經歷促使她進行了深刻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小學語文老師鄭老師?!罢n堂上的鄭老師總是游刃有余,一手工整的粉筆字行云流水,講課時不疾不徐卻字字如金,所有的知識經她梳理后都變得清晰透徹。就連我們這些調皮學生隨意對待的作業本,經她批改后也總是整整齊齊?!?/p>
對比兩位教師的教學效果,劉老師恍然大悟:“現在想來,能在一個孩子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哪里只是表象?這份打動人心的力量,源于她對教育的深刻理解,來自日復一日的積累。”正是這份記憶中的嚴謹與溫暖,讓劉老師重新找到了方向。她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真正懂教育、懂學生的語文教師。
深耕:十年磨一劍的執著堅守
經歷了初期的挫折后,劉老師開始了她的專業成長之路。她深知,要想站穩講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耙惶镁实恼Z文課,應該內容充實、畫面生動、情境深遠、情感真摯、風格鮮明、意境震撼,讓教師與課堂、與學生、與文本、與生命完美交融?!边@是她對語文教學的追求。
為實現這一愿景,她為自己確立了三個具體目標:一是深化教材解讀,每備一課必先研透文本內涵;二是拓寬知識視野,每月至少完成一個專題的延伸閱讀;三是提升教學技能,每學期必須突破一個教學難點。這些目標看似簡單,堅持下來卻需要極大的毅力。
為此,她踏上了不同層面的求索之路:或是圍繞一篇課文廣泛搜集資料,理解文本的前世今生;或是針對某個專題深入研究,打通知識的經絡;或是研讀某位作家的全集,領會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那段時間,我常常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時為了準備一堂課,要查閱幾十種參考資料。”劉老師回憶道。
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她逐漸在語文教學領域嶄露頭角。執教十年來,她多次承擔高三畢業班教學工作,所帶班級高考成績優異。更難得的是,她在教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她先后榮獲“岳陽市教學能手”“湖南省高考評卷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在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中表現突出,獲得岳陽市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湖南省微課與課件制作競賽一等獎;2023年,參加湖南師范大學第二屆附屬學校命題大賽,榮獲一等獎;2022年,參與撰寫的《岳陽市高一教學質量檢測卷》被《作文與考試》高中版錄用;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省級課題研究,并有多篇論文發表于省級刊物和校內刊物。
綻放:從課堂教學到教育研究的華麗蛻變
2025年9月,在全市高三語文復習分科會上,劉老師執教的《精讀致用——搭建從“讀懂”到“用活”之間的橋梁》示范課,獲得了與會教師和教研員的高度評價。這堂課凝聚了她十年來的教學思考,系統展現了她對文本解讀與教學應用的深度理解,為全市高三復習備考提供了創新范式。
“這堂課的設計理念源于我多年來對語文教學的思考?!眲⒗蠋熃榻B說,“語文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理解,而是要引導學生將閱讀所得轉化為表達能力,這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p>
回顧她的成長歷程,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和幫助?!坝浀媚谴螀⒓忧嗄杲處煾傎悤r,袁璐老師一聽說我參賽,第一時間將她上一屆精心準備的參賽教案和設計發給了我。這份毫無保留的分享,讓我瞬間感受到了前輩的溫暖與信任?!?/p>
她的教學師父胡雙玉老師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胡老師陪我一起反復推敲課件的每一處細節,逐字打磨教案和教學闡述,常常為一個環節的設計討論至深夜。”更讓人感動的是,語文組的老師們專門抽出時間在學校錄播室陪她進行賽前演練?!八麄冏谂_下,認真記錄每個教學環節,從語言表達到板書設計,從師生互動到時間把控,給出了許多中肯而寶貴的建議?!?/p>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胡雙玉老師的一句提醒給了她重要啟發:“這次競賽要特別注意融合新的AI技術到教學環節中,這既是趨勢,也是亮點?!边@句話點醒了她,也指明了突破的方向。她重新調整教學設計,巧妙地將AI技術融入課堂互動與資源呈現中,既提升了課堂的現代感,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這一創新之舉,在正式比賽中得到了教研員的充分肯定,成為課堂的亮點之一。
2024年,她在全市高三語文教研組長會議上作《幸遇一樹桃李》主題報告,系統分享了她十年的從教心得與專業發展路徑。從教學新手到教研骨干,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學相長”的真諦。
學校的領導們也給予了她大力支持。劉老師動情地說:“陳攝洲校長雖出身物理專業,但他對語文教學也有獨到見解,每次聽完課后的點評都能切中要害;陶樂書記不僅關注我的專業成長,也關注我們的職業體驗,經常帶著溫暖的話語和關切的目光來到辦公室與我們談心?!?/p>
傳承:教育的溫度與生命的對話
在劉老師看來,教育的真諦不僅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在于心靈的對話和生命的影響。最讓她感到幸福的,不是獲得的榮譽,而是見證學生的成長和蛻變。
前段時間,她收到已畢業的學生發來的自制視頻,里面說道:“老師的笑容、語重心長的勸誡,都成了我們面對未來的勇氣……”“這就是作為教師最大的幸福?!彼f,“我們每天都在和青春打交道,見證著一個個生命的成長。這種幸福是任何其他職業都無法比擬的?!?/p>
正如泰戈爾所說:“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闭埍3中闹械纳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自己。
劉老師對此深有體會。她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事業,我們在影響學生的同時,也被學生治愈和溫暖。如今的我,已能將自己對文學的感悟,以最美的方式娓娓道來,也能在學生澄澈的眼神中,讀懂他們對知識的渴望?!?/p>
展望:教育之路的永恒追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虞美人》的挫敗到“精讀致用”的成功,從教學競賽的賽場到高考評卷的現場,劉老師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她的蛻變。然而在她心中,自己始終是那個在教育園地里默默耕耘的園丁,只是幸運地聞到了桃李的芬芳。
“優秀的老師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老師一定優秀?!边@是劉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厥淄簦路鹩挚吹搅水斈昴莻€立志成為教師的小女孩,她的夢想在歲月的沉淀中愈發清晰。
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天下事物,手到手過,眼到眼過,一過便過。獨有的教育,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眲⒗蠋煂Υ松钣泄缠Q:“何其有幸,能夠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何其有幸,能與莘莘學子相遇于此。”
對于未來,劉老師表示將繼續深耕語文教學領域,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堅定前行。“語文教學是一座富礦,越深入挖掘,越能發現其中的魅力。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學生愛上語文,學會用語言表達思想,用文字溫暖人生?!?/p>
從教十年,劉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色。她的故事,是千千萬萬普通教師成長歷程的縮影;她的堅持,展現了中國基礎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精神與教育情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泵鎸ξ磥淼慕逃?,劉老師目光堅定。她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她的桃李,正在遍地開花。在這條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教育之路上,她將繼續用心耕耘,用愛守護,讓更多的生命在教育的美好相遇中綻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