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陽城港公司
鐵水聯運線路入選國家品牌培育典型案例
岳陽日報10月24日訊(見習記者 馬穎 通訊員 陳兵)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2025年鐵水聯運品牌線路培育典型案例,由岳陽城陵磯港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城港公司”)申報的“城陵磯港—岳陽北站——京廣鐵路——漣源鋼鐵”鐵礦石鐵水聯運線路成功入選。標志著該線路在基礎設施提升、組織模式創新、服務規則銜接、技術裝備升級、信息互聯共享、經營主體建設等方面的實踐獲得國家級權威認可,為全國鐵水聯運線路建設提供“湖南樣本”,成為長江中游物流樞紐功能升級的關鍵支撐。

鐵礦石鐵水聯運線路。岳陽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馬穎攝
作為港口重點打造的骨干物流通道,該線路深度契合國家“基礎設施一體銜接、聯運服務一單到底、聯運組織一票到底、聯運信息一站共享、支持政策一體聯動”的發展要求,以城港公司為核心樞紐,通過港鐵協同、路企聯動機制,構建“江海聯運+鐵路直達”的立體網絡,將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漣鋼”)進口鐵礦石經長江水運抵港后,通過港口鐵路專用線直連岳陽北站,接入京廣鐵路大動脈直達漣鋼廠區。這種“港站無縫銜接”模式,實現了鐵路與港口作業的一體化管理,不僅為漣鋼生產物流保供開辟了高效物流通道,而且大幅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其核心價值在于三重突破:一是實現地方鐵路國鐵始發作業的模式創新,打破傳統“裝卸節點”的功能局限;二是干散貨鐵水聯運100%中轉效率標桿,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三是“保量優價”協議的落地實踐,構建起穩定共贏的路企聯動生態。
近幾年來,通過業務深耕和精細服務,城港公司已構建起“穩定中轉港+定制化通道”的保供模式,推動漣鋼鐵礦石年中轉規模一直穩定在800萬噸左右(2021年—2024年分別為821萬噸、786萬噸、920萬噸、813萬噸),港口日均裝車發運常態化穩定在8列,單日最高達10列。今年1—9月份,完成漣鋼礦石中轉694.82萬噸,同比增長12.62%,專列發運頻次穩居廣鐵集團管內首位。
下一步,城港公司將依托國家級典型案例的示范效應,聚焦2025年度經營目標,進一步深化路企合作、科學調度流程、穩定專列頻次,力爭2025年漣鋼鐵礦石中轉量突破1000萬噸,為優化交通運輸結構、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持續貢獻力量。






